伤寒论针灸方脉证治小建中汤针方
内关,手三里,中脘,气海,足三里,公孙
黄芪建中汤方
黄芪建中汤针方
小建中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,现代研究颇多,沈祥春等发现该方汤对醋酸及二甲苯诱发小鼠血管通透增加、耳廓肿胀炎症均有抑制作用,有明显抗炎功效。赵红等发现该方有减轻胃表面黏膜损伤和抗幽门螺旋杆菌等效果。张朝宁等发现该方具清除自由基、抗氧化、修复损伤胃黏膜等效果。王政等发现该方可减少(胃黏膜)上皮细胞过度凋亡、起抗炎修复作用可用于治慢性胃炎。
大阳旦汤针方
小建中汤总的来说凡是虚劳少气之人皆可应用,顾名思义建立脾胃中州之汤,凡见脾胃虚弱身体瘦削少气之人不管何病皆可投小建中汤也。
内关,手三里,中脘,气海,膈俞,足三里,公孙

当归建中汤针方
内关,手三里,上脘,中脘,下脘,气海,足三里,公孙
当归四两,桂枝三两,芍药六两,生姜三两,甘草二两,大枣十二枚饴糖六两
黄芪五两 人参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炙甘草二两 芍药六两 大枣十二枚 饴一升
伤寒二三日,心中悸而烦者,小建中汤主之。
当归建中汤
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,阳脉涩,阴脉弦,法当腹中急痛,先与小建中汤,不差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
小建中汤,出自著名医圣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。为温里剂,具有温中补虚,和里缓急之功效。主治中焦虚寒,肝脾不和证。腹中拘急疼痛,喜温喜按,神疲乏力,虚怯少气;或心中悸动,虚烦不宁,面色无华;或伴四肢酸楚,手足烦热,咽干口燥。舌淡苔白,脉细弦。
虚劳里急,诸不足,黄芪建中汤主之。于小建中汤中加黄芪一两半。
饴糖一升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(炙) 大枣十二枚(擘) 生姜三两
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:“虚劳里急,悸,衄,腹中痛,梦失精,四肢酸疼,手足烦热,咽干口燥,小建中汤主之。
小建中汤方
《金匮要略》妇人产后病脉证治及附方《千金》内补当归建中汤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,腹中刺痛不止,吸吸少气,或苦少腹中急,摩痛引腰背,不能食饮。产后一月,日得服四五剂为善,令人强壮宜。当归四两加人小建中汤。
小建中汤针方
黄芪一两半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(炙)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(擘)饴糖一升
大阳旦汤方
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慢性肝炎、神经衰弱、再生障碍性贫血(再障)、肠痉挛、急慢性胃炎、急慢性肠炎、功能性发热、肿瘤及部分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、癌症晚期等疾病等见有体质消耗,体力衰竭者。神经官能症、更年期综合征等引起的失眠、心动过速、期前收缩、心房颤动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属于中气虚寒,阴阳气血失调者。
按:此方比之仲景黄芪建中汤,黄芪多三两半,多人参三两。
《辅行诀》大阳旦汤:治凡病汗出不止,气息惙惙,身劳力怯,恶风凉,腹中拘急,不欲饮食,皆宜此方。若脉虚大者,为更切证也。
内关,手三里,中脘,足三里,公孙
神奇肓门穴,又称护胃穴,中医治疗胃脘疼痛、消化不良的要穴
#大湾区寻宝#肓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得穴位之一。它出自于古籍《针灸甲乙经》。肓即盲膜之意,而门指的是门户。中医认为三焦卫气“熏于肓膜”,所以肓门穴与三焦相关,是三焦气体出入的通道。肓门穴的位置则其很容易找到的。因为它同样位于我们人体腰背部。中医教材《针灸学》的记载:“肓门穴位于腰区,第一腰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3寸。俯卧取穴。”大自然阁2023-08-16 10:19:35
0000此穴,是治疗颈椎病的特效穴!
颈椎的问题就是经络堵塞。以下穴位治疗颈椎病有非常好的效果。其一就是颈消穴。平时,可以以指代针,把手伸开,颈消穴是经验穴。在大拇指和手腕之间找痛点按揉,每个人身体状况不一样,所以可在穴位所在区域内找痛点按揉,就能有作用。在电脑工作前先揉5分钟,工作4小时颈部都不会僵硬。第二个穴位就是承浆穴。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,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。在穴位所在区域内找痛点按揉,就能有作用。听宫壹号2023-11-17 11:36:29
0000玫瑰]经络穴位能解决哪些问题
心包经:情志问题,抑郁,焦虑,生气,心脏病三焦经:皮肤问题,痰湿,温热,腹泻,结节,囊肿胆经:胆囊病,失眠,情志问题肝经:肝病,情志问题,增生结节,月经生殖问题肾经:肾虚,水肿,尿频,盗汗,月经,生殖问题膀胱经:湿气重,水肿,肩颈腰腿不适,排毒肺经:感冒、咳嗽,咽喉炎、咳痰,鼻干,过敏大肠经:便秘,腹泻,便溏,皮肤病和哪条经络有关?小肠经:肩背,耳五官,颈椎,肠道问题、营养不良头晕乏力不用愁,按按这里即刻好!
意外事故和突发疾病,就像生活中的暴风雨,我们无法预知它会什么时候到来,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,唯有掌握应对意外事故和突发疾病的知识,具备处理它的能力,才是上上之策。听宫壹号2023-08-16 08:40:58
0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