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注册
4470

滋补和调养的辩证关系

健康号2023-05-12 19:29:360

如果我在文章中罗列一些小秘方,尤其是滋补的方子,一定是大多数人所喜欢的,打着养生保健旗号的中医最喜欢干这些事情,要知道这些是毫无意义的。

最近很流行膏滋方,就是几千块钱一罐子,或者很多小包装的,都很精美的,以前是虚症用的多一些,现在为了迎合市场,有的医院甚至人手一份,竟然都有协定方了,而且虚实都可以用,都可以补,真是迎合大众的一把好手。‍

虚了就要补,这是很自然的道理,但是,补要讲究方式,要讲究时机,要讲究程度,如果补的不对,就会形成适得其反的效果。

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滋补的就一定是好的,做饭的时候放点药材进去,那就是药膳了,对身体都是很好的,要知道不是适合所有人的,一定要补的对才行。

如果一个人本身是痰湿、肝郁、湿热体质,或者身患实证,又或者患者虽然虚实并存,但是邪气尚存,这些时候都是不能进补的,如果进补就是火上浇油,助纣为虐。

这个时候,患者需要的是调而不是补,补和调如果分不清楚是很成问题的。

总之,中医的补和调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,在临床使用是有区别的,不可不重视。

这句话是辩证的,而不是逻辑的。

还有一点,中国人比较注重人情,注重孝道,对一个人好就要首先吃好,至于适不适合,吃了再说,吃是最大的,民以食为天。

人们对中药的信任很大程度是基于药食同源的理论,很多药材如葛根、山药、茯苓、薏米、小豆等本身就是可以作为食材的,反过来,一些食材也是有四气五味之分别,对人体也会产生类似中药的作用,这种思维绝对的根深蒂固。

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比较好滋补,难道是总感觉到身体虚么?答案是肯定的,主要是太勤劳了,多数时候也是很无奈的,熬夜、过劳、高压对身体的消耗比较大,最近门诊上遇到的青年人,绝大多数都是虚症,也验证了这个判断。

我经常跟患者讲,如果能讲逻辑,哪怕是简单的一点逻辑,我们只能避免很多现实中的问题。

永远不要忘了那句话:人参杀人无过,大黄救人无功。人参从《神农本草经》开始就是上品之药,又是“东北三宝”,野山参和其他珍稀药材一样,都是只有好处,只有延年益寿,这从逻辑上就讲不通的,大黄是攻伐之品,誉为“将军”,即使救了人,也是祛邪为主,很多人误解为没有好处。

如何解决是应该补还是应该调,就看这个人身上的正邪对比,换种说法叫有没有能量过剩。

0000
评论列表
共(0)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