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常吃他汀的朋友(这4点要注意)
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,可能与增加胰岛素抵抗,降低胰岛素敏感性,或者是导致胰岛功能障碍,进而诱发糖尿病。
经常吃他汀的朋友,以下4点要注意:

康大爷今年62岁,是一名退休人员,在5年前某一天上班期间,突然出现胸闷、胸痛,同事急忙拨打了120将他送往医院,最后确诊为“急性心肌梗塞”,急诊行支架手术治疗,术后医生要求康大爷要按时服药,积极的控制血脂,预防心梗再次发生。
总而言之,心脑血管疾病高发,使用降脂药物,可以治疗疾病,减少疾病的发生,但也要关注药物的注意事项,避免药物损害。
考虑到康大爷的情况,医生给康大爷服用了胆固醇吸收抑制剂-依折麦布,就这样,康大爷每天服用阿托伐他汀加依折麦布联合服用了两周以后,再次复查血脂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,已经降到了目标水平以下,药物的调整是有效的。
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,不良反应有肝损伤,肌肉损害,肾损伤,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。
经过几次他汀类药物的调整以后,康大爷复查血脂,仍然没有达标。康大爷也很沮丧的说,我在饮食上已经很清淡了,而且每天都按照医生提供的运动量去活动,为什么血脂还不能达标呢?是不是他汀类药物的剂量不够,需要加大剂量呢?
于是康大爷,每天按照医嘱来服药,其中,包括他汀类药物,按照医生的要求,陈大爷每天要保持清淡饮食,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量。
他汀类药物虽然应用比较广泛,但一些细节如果不注意,可能会导致血脂控制不良,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,甚至出现副作用。
所以,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,降胆固醇不达标时,需要联合依折麦布来抑制胆道胆固醇吸收,这样通过不同的途径,来协同降脂,既能够有效的降低胆固醇,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。
1、他汀药物的“6原则”
2、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
服用他汀药物期间,要注意监测血脂,服用药物的目的,是使血脂达标,但如果服用一定剂量的他汀类药物,血脂不能达标,并不是一味的增加药物剂量。
妊娠期和哺乳期的人群,是禁止使用他汀类药物的。
目前比较常用的降脂药物有他汀类、贝特类以及依折麦布等。
所以,服用他汀,尽量先使用小剂量开始,用药期间要注意定期的监测血糖,血脂,肝功能,肾功能,肌酸激酶等指标。
3、注意药物与其他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
肾损伤,表现为通过横纹肌溶解症,诱发肾小管阻塞,导致肾小管损伤和局部缺血、坏死。
对他汀来说,要警惕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,在服用他汀时,尽量不要吃西柚,不要喝西柚汁,不喝酒,避免与地高辛、酮康唑、胺碘酮等药物同用。
4、关注特殊人群用药
因为在降脂的治疗中,他汀类药物有个特点,就是“6%效应”,也叫“6原则”。
对肌肉损害,表现为肌痛、肌炎或横纹肌溶解,但发生率较低。
对于血脂高,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,他汀类药物,大家应该有所听说,随着高血脂,冠心病,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,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。
肝损伤,表现在服用他汀药物,可影响肝细胞色素代谢,诱导肝转氨酶升高,呈现肝毒性。
副作用的发生率并不高,大多在服药3个月内出现,通常停药后数周或数月可缓解。
也就是说,他汀类药物剂量翻1倍,降胆固醇的幅度只增加6%,但不良反应会明显增加,这样就会影响用药的安全性。
健康科普丨腹股沟疝中医治疗 三种分型要注意
健康号2024-10-19 13:48:200000流感高发期,免疫力才是最好的保护,一个中成药,给身体加一道防线
文/温暖中医人生有大愿力,而后有大建树。■最近肺炎高发,又遇上流感,如何自我保护?最好的保护其实就是免疫力,在中医这里,就是正气,就是气血阴阳平衡。那么,正气不足的人就需要借助外力,达到气血阴阳平衡的状态。《伤寒论》里有一个很经典的方子,就是桂枝汤,中成药桂枝颗粒、桂枝合剂。桂枝汤:桂枝9克、生姜9克、大枣3枚、白芍8克、甘草6克白芨先生2023-12-02 11:38:16
0000检查出这4种心血管疾病,不要过度治疗
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高发,也是危害人类健康极大的疾病,特别是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人群中比较常见,患病率也很高。针对心脑血管的检查项目也很多,有几种心血管疾病属于轻度的异常,并不需要我们过度治疗。1、心脏早搏心脏早搏在心脏检查中非常常见,有些并不需要我们过度治疗,内科王医生2023-08-11 09:29:20
0000研究:50-65岁是寿命关键期!提醒:需重点警惕5种疾病
李先生过完50岁的生日没多久,跟几个老朋友在一起聚餐。几个同龄人在饭桌上开始聊起来了...“年龄5字开头了,跟40多岁就是不一样啊。之前都不怎么生病的,现在睡觉都会流虚汗。”“谁说不是呢?40多岁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干不动了。跟那帮小年轻没法比。现在一熬夜,更觉得心里突突跳,补都补不回来。”DrX说2023-08-07 17:50:19
0001